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五章 珠翠流芳,各擅风华 (第2/2页)
少女们神色各异。 张婉瑶轻蹙眉尖,指腹抚盏,眼底隐有不以为然。她家素来崇尚女子贞静,不喜抛头露面,主持诗会之举在她眼中实属太过。 她身旁,一位鬓插石榴花、着粉色襦裙的小官之女轻声接道:“我倒觉得,女子也犯不着如此张扬。古语云:‘女子无才便是德’,家父也常说,读书识字又能如何?反倒容易心思杂乱,失了本分。” 席间一时微静,几道目光交错而来,气氛隐隐有些微妙。 就在此时,一声轻嗤响起。 “这话若被《安得长者言》的作者听见,怕是要笑出声来。”怜枝右侧,陆家的女儿陆嫣然掩扇一笑,眼神里藏着锋芒,“那注解里可分明写着:‘女子通文识字,而能明大义者,固为贤德,然不可多得;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,挑动邪心,甚至舞文弄法,做出无丑事,反不如不识字,守拙安分之为愈也。女子无才便是德。可谓至言。’” 陆嫣然说到这里,话音一顿,抬眼扫过席间,在那官家小姐面上稍作停留,意有所指:“可这话的前提,不就是‘能明大义者为贤’吗?若女子不读书,如何分得清好赖话,明辨是非?怕是到时候,只能任人指东说西,连自己都不知所言何物了。” 几位闺秀掩唇轻笑,那位小官之女脸色涨红,手指下意识绞着帕角。也有那温柔心细的,听出她家中的处境、教养,不由在心里轻轻一叹,眼中便多了几分不忍。 张婉瑶不置一词,眼神略略偏开,显然不欲卷入口舌之争。 郑少夫人含笑打圆场:“春日宴上,本就畅所欲言。诸位各有家风,各有守持,何尝不是一种风致?” 魏府三小姐顺势说道:“少夫人说得极是。本就各家有法,若都拘着一说,也未免寡淡无趣了。只汴梁琼林宴刚办,咱们也少不得要沾些文气。” 张婉瑶听了,则接道:“文才与德行,本也无碍共存。只世人多苛刻,愿各自安好罢了。” 梁州文风素盛,百家争鸣,士子论学,各持己见,闺阁之中亦如是。 如顾怜枝等人,崇尚天性舒朗,信女子各擅其风华,不拘一格。或主诗社,或编小报,以才情为娱,以清谈为乐。 如张婉瑶等人,素循闺训而行,尚简守静,端方自持,少以文辞示人,多以持家为本,举止之间,自有一派雅度。 静者自静之雅,言者有言之欢,风致不同,各擅胜场。 怜枝笑着打趣:“我看倒是嫣然贪杯,每次诗会,不饮两盏就兴致索然。该罚她两杯才好。” 陆嫣然也笑:“那是自然,若是咱们闺中小聚,此时怕早饮上蓝桥风月了。” 郑少夫人闻言,含笑颔首:“又有何妨?待我命人送几壶果酒来,咱们玩个曲水流觞,可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