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章
第二十六章 曲水流觞,轻风解语 (第1/1页)
第二十六章 曲水流觞,轻风解语
溪畔设有长几,锦垫罗列。特制的青玉荷杯盛着浅金色的果酿,沿着蜿蜒曲水缓缓漂流,稳当地浮于波上,漾开点点微光。 男宾女眷各据其位,但此时已非祓禊时的肃仪正礼,而是宴间的清乐行趣。年少未婚者,多被安置在内曲近岸处,此处溪道细窄,清浅见底。隔水相望,既不失礼,又便于传觞交际。但见花影摇曳,香风微度,笑语低徊之间,一幅春溪雅集图宛然在目。 顾怜枝便坐在临溪一侧,衣袂垂于茵席,手中团扇轻摇。微风拂来,掠动她鬓边步摇,发间那对鸳鸯金钗随之轻颤。她低眸斜坐,恍若画中仙。 第一只荷杯转过水湾,晃晃悠悠,恰停在她面前的石槛边,轻轻一撞。 众人望去,皆露笑意——只见青玉杯旁,以红丝系着一枚小巧彩签。 “今日竟还附了题咏?”陆嫣然扬声调笑,目光流转,“是哪位才子作怪?” 知州家的幼子于对岸举盏笑道:“春光正好,曲水不题诗,岂不辜负?” “倒要看谁题的。”郑少夫人笑着扫一眼众人,“咱们这边,可有才女接招。” 众目睽睽下,怜枝莞尔,玉指解下彩签,展开来看: “桂棹兮兰桨,击空明兮溯流光。” 席间响起一阵低低的赞叹。此句出自东坡之《赤壁赋》,文雅是极文雅,只是在此情此景下念出,不免让人联想到“渺渺兮予怀,望美人兮天一方”的后文,平添了几分微妙。 陆嫣然眼波流转,抢先笑道:“好端端的,怎么题起《赤壁》里的句子?这作怪的人,心思倒是巧。” “说不定是借诗表意。”魏府三小姐笑着掩唇,“只是这心思藏得深,不若怜枝jiejie自己出个题,叫位才子另作如何?” 怜枝唇边挂着淡淡笑意,未置可否,只执起玉杯,将杯中果酿一饮而尽。微甜的滋味入喉,漾开几分醺意。 不多时,第二盏飘至,落于卢文澄面前。 卢文澄坐得不远,闲倚岸边松影之下,姿容清俊,神情温朗。他抬手稳稳取过荷杯,低头解签,只见其上写着: “桃花一簇开无主,可爱深红爱浅红?” 陆嫣然笑吟吟道:“这句倒正应景。卢公子可愿和上一联?” 卢文澄抿唇一笑,未即应声。略一沉吟后,抬眼望向对岸,目光看向顾怜枝,随即温声吟道: “玉人斜倚春波上,半掩香腮解语风。” 诗成,席间消息灵通者早知二人有定亲之意,便相视而笑,低声私语。几位与卢文澄相熟的少年才子更是拊掌称妙,气氛一时和乐。 顾怜枝心中微动,似有春水微澜泛起。她不动声色地偏过头去,低声答:“卢公子才思敏捷,怜枝愧不敢当。” 卢文澄拱手一揖,转向郑少夫人道:“如此良辰,不若将题咏之趣再开一轮?男女两席共投签题,以兴其乐。” 此议甚得众意,便有人唤来侍婢,取画签、诗签混放。诸如“描一人”“咏一香”“赋一物”者,皆需即席作答。 觞流不止,香影横斜。得签者或赋诗,或描摹,既对景传意,亦暗藏机趣。 风起时,溪上落英飘零,几瓣桃花旋入水中,与青玉荷杯交错流转,恍然间竟生出“十里桃花,不及临水一笑”的旖旎意味。 忽有一清亮少年声起:“溪畔风来衣袂香,芙蓉不及美人妆。” 吟诗的是陆府一位少年。他将古诗略作改动,以“溪畔”应景,“衣袂香”既写实又含蓄,下接直白的赞美,惹得他对着的小姐羞红了脸。众人听闻此即兴巧改,一阵莞尔,春色愈浓。 正谈笑间,一名婢女轻步至顾怜枝身侧,低头俯语:“小姐,有人托奴婢转交。” 怜枝心下一怔,面上仍掩扇浅笑,见众人不察,将那张折好的纸条悄然收入袖中。 指腹轻抚纸面,趁着席间笑语正酣,她垂眸,指尖在袖中将纸笺轻轻展开。 纸上只一行字,笔迹清俊,走势迅疾: “南岸假山,静待芳影。佑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