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此番还真是早不如巧 (第1/2页)
此番还真是早不如巧
文历观进了屋子,抬眸打量几眼,踢了个凳子坐下,倚在桌边似笑非笑地看向被拖进来的少年。 “人虽晕了,却不会碍着我的性子,若此番只是权宜之计,”他抱胸,轻飘飘道:“我会让你知道后悔二字如何写。” 郑婉垂眸,“我既答应了要说,便不会食言。那么还望公子,能留老人一条性命。” “半截身子埋进了土里的人,”文历观一嗤,答应得没什么犹豫,“本也没什么趣儿。” 郑婉静静看他一瞬,随即垂了垂眼。 少年眼底莫名掠过一瞬冷笑,只是转瞬即逝,并未被旁人察觉。 “我...”他的声线停了一瞬,终是叹息一声,开口:“我是贺将军安插在前凉的眼线。” 此话一出,困着他的黑衣人眸光猛地一抬,冷冽如刀。 文历观唇角微弯,抬臂撑脑,“有意思。” “纵使知道二公子同贺将军一向各为己志,”少年攥了攥拳,“此事同文公子坦言,或许也并非全无益处。” “文二公子,”他声音一顿,随即抬眼,定定道:“雁门关,要开战了。” 此言一出,黑衣人眼神更是凝滞。 文历观神色一僵,下意识处理了听到的信息一瞬,坐直起身,“你说什么?” “大军已经集结完毕,共有七万之众,就驻扎在关外的一处山隘后,二公子若有不信,大可派探子去查一番。”少年皱着眉头,神色并无丝毫玩笑之意,“但事关紧急,还望二公子听我往下说。” “我探得消息,同旁人一起蒙混过关,又设法将盯着我的眼线迷晕,这才得了机会来报信。”郑婉凝眉,“只是时机不巧,贺将军并不在关中,方才同贺将军的亲信商论一番,只得由他先拿着前凉下旨文书,赶去通知贺将军。” “眼下...贺将军人仍在万里之外,只怕难解燃眉之急,”少年急切地往前一步,奈何被牢牢困着,只好挣扎一瞬,扑通跪下,“家国大义前,还望二公子能暂放小事,备战雁门关,才是当今要务。” “前凉与南宋相安无事多年,如何忽然要起战事,”文历观皱眉思索许久,忽然一步上前,揪起他的领子,恶狠狠道:“怕不是那姓贺的故意设局,连同你一起诓我。” “贺将军为人,二公子想必再清楚不过,此番他是否真的会拿此事来作文章,二公子心下自有论断,何必自欺欺人,”少年眼睛有些绝望地一闭,“言尽于此,二公子若有不信,大可派人去关外一证真假。” “只是眼下事态紧急,还望能赶快放我回去,尚能留条后路。若是被前凉探子觉察出不对,贺将军此前布局,必会毁于一旦,届时江山万里,难保不会落入仇敌掌中。” “就当你说得是真,”文历观听出他的话头,手略微一松,“战事在即,贺瞻他尚有后手?” 郑婉点点头,抬眸恳切道:“二公子有所不知,此番出战,因为临近雁门关,形势方便,可汗那边调了许多南营兵一起,在下此前便是一直在南营中按兵不动。” “南营多是从前南宋遗众,如今效忠前凉实乃情非得已,从前出战四方尚能自劝,但与南宋家国同源,众部得信之时,心下便已有倒戈。属下已联络好暗中愿意援助南宋的校尉,只待开战时见事行事,只是大军中前凉人盯得紧,还需暗中筹谋,才保万无一失。” 文历观听着听着,眼底莫名浮现一抹奇异的神采,“你是说...此番尚有翻盘之机?” 文家如今在朝堂上虽受器重,但圣上并未真正放权太多,历来若有战事,首选还是贺瞻这样的背后无支撑之人。总归是武将之职,若无胜仗加持,每每对弈,他同哥哥总觉被那姓贺的狠压了一头,上不得台。 如今虽战事来得突然,却偏偏赶上了贺瞻那厮在南郊出征。 天知道,这是否正是独属于他们文家的天赐良机。 少年思索片刻,攥拳点头,“前凉大军已在准备之中,贺将军如今不在,二公子,此番怕是还需您一并策应。” 文历观唇角慢慢地浮起一层笑意。 雁门关....姓贺的为此筹谋这般久,消息竟阴差阳错地先进了他的手,此番还真是早不如巧。 黑衣人不声不响地听了半晌,忽然冷不丁开口,“早些时候,暗袭文府之人是什么身份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