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演万岁_第1012章 关东军的三把战刀 第1013章 不抵抗?!(求月票!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1012章 关东军的三把战刀 第1013章 不抵抗?!(求月票!) (第7/8页)

又是督军,我们听你地。”王以哲笑道。

“柯里昂先生,你有什么意见?”张作相还想听听我地想法。

“我对军事不太熟悉。但是我觉得这个时候起码应该在沈阳附近多多布置一些兵力,沈阳毕竟是辽宁的中心,更是整个东北的中心,这里可是你们的根基,如果丢了的话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我耸了耸肩。

张作相很同意我的观点:“沈阳现在北大营有王以哲的8000人,成立公干总队有10000人,加上海军、空军司令部以及宪兵总队的一些力量。也就两万多人。对付起关东军,的确是少了。其他地部队。应该调一点过来,可是调谁呢?”

张作相看了看这些旅长们,皱起了眉头。

经过了一番商讨,最后还是拿出了方案。张作相决定调常经武的第20旅进入沈阳城,此外再吧张廷枢的第12旅调到沈阳以东20里地东大营。

这样一来,沈阳附近的兵力就答道了四万人。集中了辽宁省一半的军力,如果打起仗来,日本人不太占到什么便宜。

我对张作相的这个布置也很是赞赏。沈阳城里面目前只有黄显声的公干总队和少量的守城部队,黄显声的公干总队距离东北正规军还是有很大区别的,这些人地身份是警察。这样地一支部队守城,显然是不够的。

常经武地第20旅,算得上是东北军中的精锐,这支旅很早就成立了,当初张作霖活着的时候,每一次打仗它都是主力,所以调这支队伍入城,可以很大程度上加强沈阳城的安全。

而把张廷枢的12旅调到东大营,更是十分的有头脑。

东大营在沈阳城东20里,地形显要,如果张廷枢的第12旅驻扎在这里,就可以和沈阳城、北大营形成犄角之势,任何一方都受到攻击,另外两方都可以及时救援,这样就不会陷于孤立的境地。

除此之外,东大营驻军,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,这个意义,对于东北军是很有影响的,因为东大营和一个地方紧紧联系到了一起,这个地方,就是东北讲武堂。

东北讲武堂设立于1906年,开始的时候,是清朝设立,目的是为了培养新式的军官,张作霖主政东北之后,对这个学校十分的重视,改名为东北讲武堂,并且极力扶持,使得东北讲武堂成为了培养东北军军官的摇篮,可以说,在东北军中,各级军官几乎都是从这个学校毕业的,因此,东北讲武堂在东北军的心目中,地位极为重要,是不折不扣的圣地。

东北讲武堂和云南讲武堂、保定陆军军官学院以及黄浦军校,并称为中国四大军官学校,连张学良本人都是从这里毕业,学堂以严谨的学风著称于世,是东北军的骄傲。现在,学堂里面召集个军队中优秀的军士230多人入堂学习,这些人,都是从东北军各部队选拔的优秀人才,如果东北讲武堂有什么闪失。那关于这东北军的未来,因此在东大营驻军,可以保证沈阳地安全的同时,更可以直接保护这些学员们,保证东北军的这个圣地不落入日本人的手中。其中的意义,是很难用语言表达清楚地。

我对于张作相的这个布置,还是基本满意的。

这两个旅的兵力调过来,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变沈阳兵力薄弱的面貌。

除了调集12旅和20旅之外,张作相更是将张树森的骑兵第3旅从通辽调到了毗邻沈阳的新民驻守,这样一来,一旦沈阳有事。这个骑兵旅就可以在三个小时地时间里面赶来支援。如此一来,沈阳地安全就有了巨大的保障。

对于张作相的部署,王以哲等人都拍手叫好,纷纷同意。

完成了部署计划,张作相总算是长出了一口气,他看着我,道:“柯里昂先生,你刚才说出了军事行动,其他的很多事情需要我们来做。你说说,还有什么事情?”

他的这话,让我笑了起来。

“各位。你们知不知道,如果把日本人比作是强盗的话,你们现在就等于一个在强盗面前捧着金碗却浑然不觉危险的人。”我坐了下来,喝了一口茶。

王以哲等人看着我,期待我说下去。

“日本人对沈阳虎视眈眈,这一点从他们的驻军就可以看出来,关东军基本上是以沈阳为中心的,他们都快要把沈阳给包围了。图地是什么。还不是沈阳里面的好东西。”

“别的不说。沈阳有最大地兵工厂,有制炮厂。你们说一说,沈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