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博后  (第2/2页)
r>    “还好,我的魏亦可最理智清醒,根本不吃这套。”赵云舟只能在心里这样默默肯定着魏亦可,试图驱散那莫名的不安。    平心而论,陈述并非徒有其表的花孔雀。在参加赵云舟课题组的一次组会上,他做了一场全中文的学术报告。他逻辑清晰,用词精准,将复杂的研究深入浅出地呈现出来,展现了扎实的学术功底。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,他在展望未来研究时,不经意地提到,他作为共同首席研究员,刚刚成功申请到欧盟内部一笔极具竞争力的研究经费。    “这笔经费额度不错,正好可以支持我们招募几位优秀的博士后,充实实验室的研究力量。”陈述微笑着,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博士生,“我这次回来,其中一个重要目的,也是希望各位老师能不吝推荐,帮我物色有潜力、肯钻研的年轻学者。”    赵云舟深知那笔基金的名头,申请成功率极低,每年仅有百分之四的团队能够获得。他不禁对陈述的学术能力和运作手腕生出一丝敬佩。然而,当陈述说到“招募博后”时,赵云舟清晰地看到,他的眼神几次状似无意地飘向了坐在角落、正低头记录的魏亦可。那一瞬间,赵云舟感到胸口一阵莫名的憋闷,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攥住了心脏。    他一直知道魏亦可很优秀。这四年来,她在学术上的每一步成长,每一个突破,他都看在眼里,甚至很多是他亲手引导的。可当这份被他珍视、也隐含着某种独占欲的“优秀”,被另一个同样强大、且显然对魏亦可抱有特别关注的男人发现并公开表示欣赏时,他涌起的不是与有荣焉的自豪,而是一种难以名状的酸涩和心慌。魏亦可越是光芒熠熠,他就越感到一种无力——他害怕自己这片池塘,终究留不住这条注定要遨游四海的金鳞。    这种潜滋暗长的不安,在最近一次为魏亦可召开的进度报告小会上,达到了顶峰。    李教授事先并未通知他和魏亦可,就直接将陈述带进了小会议室。看到陈述的身影出现在门口,赵云舟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紧。    “陈老师说对亦可的研究领域也很感兴趣,我想着正好今天开会,就让陈老师也来听听进度报告,说不定能碰撞出一些新的思路。”李教授笑着解释道,语气轻松自然。    魏亦可抬起眼,目光在陈述身上短暂停留了一瞬,没有流露出任何情绪,只是沉默地打开了准备好的PPT。    赵云舟几乎是下意识地出声反驳,语气带着他自己都未察觉的生硬:“就算有新的思路,距离亦可提交毕业论文只剩下不到几个月的时间,现在再往里面加内容,恐怕也来不及了吧?反而可能打乱原有的节奏。”    李教授在心里默默翻了个白眼,他只是客套一下,这个赵云舟今天怎么如此不上道。他只好打着哈哈,招呼陈述在会议桌旁坐下:“听听嘛,集思广益,总没坏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