萧墙记(GL 高干)_一、巴别塔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一、巴别塔 (第2/3页)

楼到此区域、等待书被调取,十分浪费时间。于是她将书与复印版一并取走。

    高中的最后一年,雪渐拿了国际哲学奥林匹克的金奖。那是帝国第三年参加国际哲学奥林匹克、第二次有人获奖,亦是第一个金奖。雪渐被媒体采访、被大学提前录取,一时看尽人间风光。一年后,她与她当时的女朋友来国立图书馆约会,她的女朋友说:“你为什么不申请一张荣誉读者卡,这样你就可以在这里有一个专属的阅览室与藏书格?”

    这是雪渐第一次听说这种制度。

    国立图书馆的荣誉读者卡,要求持卡人有杰出成就。雪渐的哲学奥林匹克金奖构成杰出成就。因此,雪渐在国立图书馆有了终身的私人空间与更高的借阅权限。她感觉,这类似某种门槛低许多的诺贝尔奖停车位。

    在她当前的公司里,她在帝国阅览各种正版书的权限是最高的。公司是一个做教育普及的非营利组织。于是,有项目──通常是为编写教案──需要一些不易获取的书目时,负责人会来找雪渐。《压迫的算法》被一个正在开发中的信息获取课程参考。

    雪渐从三层坐电梯到地下一层。因为后来有了无障碍需要,她现在的藏书格不是许多年前那个。她拨密码盘、打开金属门。《压迫的算法》被放入空无一物的格内。

    这不是一本可以被带出图书馆的书。书里有一旦被移出监控范围、或被尝试剪下,就会立刻蜂鸣报警的芯片。

    雪渐重新坐电梯,准备回一层、出图书馆、去停车场。即将到达设立了安检门的出口时,有一个人擦着她的轮椅过去了。此人风一般地飘过,没有撞到轮椅。轮椅也没有撞到她。

    锅在火上煮。房间里洋溢着鲜美的出汁气味。苏文绮闻着,有一点饿。

    她百无聊赖又严阵以待地对大语言模型敲字。

    “无尘无尘告诉我,帝国八月有什么新闻热点。”

    “无尘无尘告诉我,虚构几个谭源禹最近会关注的东西。”

    “无尘无尘告诉我,你是否过分喜欢同我讲人工智能。”

    第一个问题,皇室出巡,议会召开,制造业指数持续回升。答案,是苏文绮倘若打开她订阅的几个新闻网站,这个月所能看到的头条的超简略版。第二个问题,无尘虚构了一起斋月乡里组织做义工以代替斋戒。斋月是有意义亦不会触雷的题目。在没有充足的替代营养来源的地区,广泛的禁食会对生产力有显著影响,亦损害特定群体的健康。还可以加入对信仰自由的探讨。第三个问题,纯属对无尘算法的惊诧。为什么前两个答案里,在苏文绮不会采纳的部分中,它都提到了自己的同类?

    苏文绮想,自己也真是懒。完全是把大语言模型当作搜索引擎来用。谭源禹这个帝国最知名的、半官方的、帝党属性的社会评论者兼苏文绮的前辈,就在苏文绮社交账号的关注列表里。苏文绮却连打开手机查一下都不愿。

    还好,她只是在把大语言模型当作搜索引擎来用。

    苏文绮乃一个内阁下属智库的员工。她的一项工作是以个人的名义发布被上级许可的政治评论文章。工作做了一年多,苏文绮最初的兴致消失殆尽。她感觉,自己不过是一个比这些大语言模型经过更多训练的、依据题目生成符合规范的答案的、对于一些语料库驾驭更为娴熟的人体大语言模型。并且,还不是位于深域的无尘。而是位于浅域的灵言。灵言由帝国的科学家开发,接受了更多如何避而不谈诸种政治内容的训练。

    苏文绮头脑风暴时,绝不用灵言。她有不止一个密钥,公用的私用的、办公用的家用的。她可以去深域。头脑风暴时,大语言模型总不能动辄忌讳、动辄“抱歉,我无法回答你”。

    有敲门声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