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一 (第1/2页)
一
北城的八月照例的炎热,窗外知了乘着绿荫,不止歇地咏唱。 赵溪晚今年刚从师大毕业,因着她读的是部署师范,在校期间绩点优异,年年都拿一等奖学金。在经济下行的年代,倒不很费力就考上了这所目前在北城排名第一梯队的静园小学。 义务教育学段,不成文的规定,新老师都要当班主任,特别是初出茅庐的师范生,更是要荣膺一年级的班主任。 正是午间,气温热腾腾熏上来,赵溪晚阖上手中档案卷,看完最后一份班级里的学生资料,也只能感叹一句真是非富即贵。当然也有一路从幼升小,拼搏上来的中产家庭。不过大多数还是附近地段的大院子弟。 将档案袋重新送回柜子,她拿出软壳的笔记本,复述下午六点召开新生家长会,要准备的说辞。差不多过了半小时,约莫着饭点过了,方拿着手机去食堂吃饭。 赵溪晚不是怕人多,相反她极喜欢人多多的聚在一起,即使她从来不会在这热闹中说上半个字。但她喜欢看人群簇拥的样子,那种热闹,很像小时候父亲回家过年,从成都带回来的绵竹年画,各色人物打扮得亮堂堂,欣欣然挤在红纸面儿,一切都是往快乐前行。 她喜欢这样的烟火气,却是常常孤身一人。不过在静园小学,又因着一层原因,静园小学是北城近乎首屈一指的学校,这里的老师除了精挑细选品学兼优的师范生外,亦有一些背景强大的关系户。 关系户和师范生。 社会派和学院派。 即使在初入职半个月,也明争暗斗地闹过几场。赵溪晚最害怕这样的场面,索性哪个老师都不亲近,独来独往,别人见她总是淡淡的,倒觉人畜无害,也不拉她下水。 教学楼是工字型的苏联式建筑,赵溪晚离开所在的低年级教师办公室,穿过长长一条鸢尾花开遍的小径,方走到食堂。食堂里空调开得很足,到底去晚了,穿着白大褂食堂服的大叔已然在收拾空的不锈钢菜盘。 “赵老师啊!怎么才来,好菜都被人家挑完了。” 食堂大妈一副圆圆的面孔,老了发福了,黄褐斑占领高地,像个开水里滚沸了的菜rou汤圆,面皮上浮出褐色的汁纹。 当然不会这么快打完菜,不过是被他们收集起来,预备等到下班众人分瓜。 赵溪晚笑笑,倒不介意,随便对方给她打了两个素菜,舀上一勺米饭。 食堂的米非常好吃,是云南的弥渡大米,粒粒分明,油润软糯,听说是和云南结对子的当地小学,老师带着孩子们自己栽种。 吃完饭,进到班级去。 一年级教室都在教学楼的一楼和二楼,她带的一年级六班,在二层楼楼梯拐角的第二间。 为着天气炎热,照顾家长,特地把家长会时间安排在下午六点,当然可以更晚些,不过这倒显得学校姿态低了。更何况老师们要回家照顾家庭。 教室里课桌椅排列齐整,她在上午的时候就在桌面贴上了姓名贴。一张张桌子,又检查一遍,身上的雪纺连衫裙被汗水黏住,忘记了空调还没开。打开空调,打开多媒体,屏幕上是一片肃静的白,彩色蜡笔字体跳跃。 【欢迎